您的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以案释法】图文识别小程序别乱用!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1-19 浏览次数: 【字体:

即时通讯软件承载着许多实用的功能,众多微信小程序,不需要下载,具有即开即用的特点。比如文字识别类小程序,有诸多开发者免费提供相应的服务,只需拍照上传图片或语音输入,便可实时地获取识别文字,为许多人节约了“漫长”的敲键盘时间,极大提高了日常工作效率。一些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为图便利,自以为只要不被人看到、不传给别人,就不会泄密,也不会被发现。


然而,互联网是复杂开放的巨系统,其开放性、复杂性和技术的隐蔽性、局限性决定任何信息或者文件、资料都将“雁过留痕”,难以彻底清理。即便作过清理,技术人员仍能将其恢复。微信的自动存储和备份功能,又加重了涉密文件、资料传输的安全隐患。


此篇为通过微信图文识别转换涉密文件泄密案例。希望大家以案为鉴,严守保密纪律,常敲保密警钟,时刻绷紧保密弦,筑牢党和国家秘密安全防线。

典型案例

2022年,某市机关工作人员李某收到上级印发的1份涉密文件后,为尽快完成相应的实施方案,李某将该涉密文件拍照,并通过微信图文识别小程序进行文字识别后发送至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转为文档进行编辑。事后,李某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案例分析

该案件中李某为图便利使用图文识别涉密文件导致泄密,认为不发送给他人便不会泄密,这是保密意识薄弱、保密知识缺乏的具体体现。从拍照(扫描)到传输至非密计算机进行编辑的这个过程中,李某已经多次违反保密法律法规

一是对涉密文件进行拍照识别后通过微信手机端发送至非密计算机,拍照的涉密文件通过网络传输到云端服务器,转为文字又从云端服务器传输到李某手机,违反了“不得在手机上存储、处理、传输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的规定;

二是李某在非密计算机上编辑涉密文件,违反了“不得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规定。简单几步操作,李某已将该文件多次在互联网中传输,给涉密文件的安全带来巨大风险隐患。

保密提醒

严禁使用手机、互联网、工作网存储、处理、传输涉密文件。严禁使用手机应用、微信小程序等对涉密文件信息资料进行拍照、录音、录像或者图文语音识别,确保党和国家秘密安全。


来源:榆林保密